close

今天我收到了 Facebook 「更新服務條款、資料政策和 Cookie 政策」的通知。臉書個資「外洩」風波,新聞很多人知道,但卻似乎沒有搞清楚重點,並持績為了玩一些捏造的心理測驗與算命程式,主動外洩自己的數據資料。還有主流新聞媒體建議,面對個資安全風險,解決之道是不要在社群網站上提供自己的姓名、照片,不要開放定位功能,不要打卡。我認為是本末倒置。

 

所謂的「臉書個資外洩」,其實是劍橋分析公司 Cambridge Analytica 這樣的公司,身為臉書的程式開發商,在臉書上推出很多心理測驗小遊戲。用戶在這些程式時,同意它讀取臉書的個人公開資料。而這些公司並沒有依照臉書對於使用資料的規定,或是讀取了臉書規定範圍之外的資料,拿去牟利,還用來投放假消息影響美國總統大選。臉書的過失,基本上是沒有好好監督這些公司,在發現他們違規之後只要求改進,而沒有確實查核是否確實改善。

game-girl-friend.jpg

很多人不斷透過心理測驗、算命遊戲洩露自己的數位人格個資

台灣在二、三年就有新聞報導,警告要小心這些心理測驗遊戲獲取個人資料。這種警告與建議,直到最近都還有。在這些測驗/ 遊戲網站上,並沒有明確的企業識別。其中台灣用戶使用最大宗的兩家,分別是 Vonvon Qoolquiz 。在遊戲網頁的最下方,有小小的使用條款連結。雖然遊戲是中文的,但這些合約條款都是密密麻麻的英文。裡面會提到,當你使用本服務,表示你同意本公司會將你追蹤你的 Cookie ,這些追蹤碼會結合其它取得的資料,包括你的測驗結果,用於廣告投放。

terms.jpg

 

自由時報2015年的報導說:Vonvon 推出的臉書遊戲,在使用者按下「同意」後會蒐集以下個人相關資料,包括:

  • 姓名、大頭照、年紀、性別與生日等自己「公開」的資訊
  • 所有朋友清單
  • 所有在自己塗鴉牆上的貼文內容
  • 所有 Tag 過的相片,包含自己跟別人的
  • 所有唸過的學校
  • 居住地與家鄉
  • 按過讚的所有東西
  • IP 位址
  • 用來進入 Facebook 的裝置與瀏覽器

 

蘋果日報報導指出:「Vonvon表示,營收全部來自廣告與品牌合作,從未轉售用戶資料給第三方;另一測驗網站 QoolQuiz 對於這部份則拒絕表態。」其實,廣告與所謂的品牌合作,就是利用你玩測驗時留下的帳戶資料、問卷答案、瀏覽器的 Cookie 、甚至社群交友圈,描繪出數位人格,對你及你的朋友精準地投放廣告。這樣雖然不是請嚴格定義下的「轉售」,但實際上你還是被賣了。好比說,你沒有被 A公司賣到 B 家去洗碗,但你被關在 A公司裡洗 B 家的碗,這樣算不算被賣去當洗碗工?

數位人格比傳統個人資料更重要

在網路上,這些由各種數據足跡描繪出來的數位人格,比名字、身高、體重等等傳統個人資料重要多了。我知道你的名字與身高體重,也不能知道你的想法、偏好、政治傾向。當然,除非我真的是半仙,能靠名字的生日算出你的今世來生。上面提到的蘋果日報報導就說了,這些數位人格比傳統個資還要值錢。

 

我本身不反對數位廣告追蹤,甚至可說歡迎這項科技。因為,它可以讓我看到與我相關的廣告,也因此能提供我可能需要的工商服務。我信任正派經營的企業蒐集我的數位資料,是要用來做正當生意,但對於使用旁門左道的手法,沒有其它產品而專門以搜刮用戶資料為唯一營運內容的組織,就很懷疑他們將如何運用這些資料。我在臉書上也使用真實姓名、雖然看起來像金城武但真的是我的照片。但諷刺的是,我每天看到許多在Facebook上玩這些測驗的人,其中有不少看似相當保護自己的隱私。他們的大頭貼都不是可以辨認出長相的照片:有的用貼圖、有的用名人、藝人照;有後腦杓、有花草鳥獸。名字用假名,工作的地點與學經歷對他們來說更是禁忌。

brain-quiz.png

在社群網路上用假名、假大頭貼是本末倒置

大叔我加入Facebook多年,有不少失聯的同學、朋友因此找到我。同學會能在畢業多年後舉辦,也是拜臉書之賜。這是它很重要的功能,至少我這樣認為。在我看來,用假名、明星花鳥照,以為保護了自已的個資安全,因此失去臉書很重要的功能。但同時又頻繁地玩這些告訴你「你看起來有多凶」的無聊遊戲(好吧,可能很有趣,只是我無法體會),努力把自己的數位人格貢獻給有所企圖的組織、企業,實在很矛盾。

1200x628bikeSide.jpg

如果你對吉他沒興趣,這則吉他袋廣告就對你沒用。

如我之前所說,利用數據資料讓廣告更準確地投放給有需要的人,是一件好事。但Facebook 爆發這次個資事件,就是劍橋分析公司利用心理測驗取得的個人資料與行為數據,在選舉時用來投放假新聞廣告。很不幸地,研究發現,這種常玩心理測驗的人,通常正是很容易對假消息買單的人。

 

馬克祖克伯(Mark Zuckerberg)在臉書上說,「我們有責任保護用戶的個資安全,如果做不到這點,我們便沒有資格去服務用戶。」(他原本用英文寫的就是了。)同樣的話是不是可以改成這樣說?「我們每個人都有負任保護自己的個資安全,如果做不到,我們就沒有資格擁有安全。」

 

arrow
arrow

    搖滾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